却还依旧拿着一股劲儿,凡事讲规矩,讲道义,哪怕是小老百姓,“该办的事儿还得办”。
扒手偷钱包不还身份证,城管查车扇车主嘴巴子,但凡六爷看不下去的事儿,都要伸手管一管。
却也能为了救儿子,低声下气求人。
然而事与愿违,事态越闹越大,直至失控。
但关乎尊严,六爷仍然坚持要以命相搏。
看完《老炮儿》,许多观众的眼睛都湿润了。
六爷所坚守的价值观,在年轻一代看来甚至有些可笑;顽固的老炮儿,也注定要被时代淘汰。
但导演管虎,却用一种充满善意的视角,表达了对老炮儿们的尊重。
这样的善意,贯穿了整部影片,使电影中充满了令人感动的细节。
许多暗含的情节环环相扣,让《老炮儿》相比普通的国产院线片,多了几分内敛深沉。
以下内容含大量剧透↓↓↓↓↓↓
1 《老炮儿》可以说是导演管虎对“老炮儿”的情结。
电影中出现了两次六爷为一位白发老者点烟的场景,这位老人正是管虎的爸爸,老一代演员管宗祥。
灯罩老婆的扮演者梁静,是管虎的妻子。
六爷资助的乞讨女孩的地址,山东临沂平邑县,是管虎的祖籍。
据说管虎的女儿也在某一画面中出镜,扮演一个在背景中踢毽子的小女孩。
2 为了实现电影中的主要场景鸦儿胡同的拍摄,剧组在中影基地生生造出了三条胡同。
从垒砖的层数到墙壁质感,都要求真实还原。
3 影片开头就用一段“激情戏”和六爷随身携带的银耳枸杞泡水,暗示了六爷的身子已经不复当初。
情人话匣子多次提及的心脏病史、六爷的频繁发作,也都是为结局六爷之死做铺垫。
4 话匣子在对晓波进行思想工作时,提到当年六爷和闷三儿的一场恶斗,只身一人只用一把军刀与闷三儿大院里的几十人对峙,愣是没倒下,隐约映射了了当年北京“顽主”的历史。
片末六爷打开封存多年的军大衣和军刀,也呼应了许晴的这段描述,他要再用年轻时的姿态搏一回。
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北京街头小混混被称为“顽主”,经常和部队大院子弟起冲突。最著名的事件是1968年,顽主“小混蛋”周长利被200多个红卫兵乱刀扎死,传说还抱着树不愿倒下。
《阳光灿烂的日子》《血色浪漫》《与青春有关的日子》里都对“小混蛋”和他的江湖有过描写。
(王朔扮演的“小混蛋”)
5 片中多次提到,95年“小萝卜”事件让六爷这帮兄弟们蹲了监狱,晓波也因此怨恨六爷离家,扔下他们母子。
这个桥段隐约反映了95年的“严打”,当时为了打击犯罪,国家采取“从重从快”的刑罚政策,许多犯罪分子落网。
6 影片中代表“小炮儿”势力的小飞,两次出现都在翻《小李飞刀》。
虽然口中说“你们有你们的规矩,我们也有我们的规矩”,但对六爷那一辈的江湖规矩还是充满了向往的。
7 影片中的许多故事元素都取材自近年来的新闻事件,与真实的生活息息相关。
1)小飞一伙人喜高速飙车,人称“三环十二少”。当六爷被交警截获时,交警揶揄他,六爷说,我是“三环十三少”。
这里的“三环十二少”取材自真人真事。
2005至2006年,京城飞车高手陈震,能在正常车流情况下,仅用13分钟跑完32.7公里的二环,因而得名“二环十三郎”。
(“二环十三郎”陈震)
2)电影中,小飞曾撞人逃逸,靠家人通过关系摆平。直指2010年“我爸是李刚事件”的肇事者李一帆。
3)六爷路过跳楼现场,围观人群言语嘲讽、拍照留念,也是近年来新闻中的现象。
4)在与围观男子争执的过程中,六爷心脏病发被送进医院,话匣子询问情况时,他说“想弄一碰瓷儿玩玩,没人搭理我”。
“碰瓷”在中国由来已久,清末北京没落八旗子弟手捧“名贵”瓷器在闹市里溜达,看见大车就往上碰,瓷器碎了就义正词严地向车主讹诈。
近几年各种“碰瓷”事件,使“碰瓷”成了热词。
5)小飞的父亲将贪污款转到儿子名下,逃避查处,在近年的新闻中也屡见不鲜。
6)片末的鸵鸟出逃,也是2014年的一则新闻。
2014年5月16日,北京朝阳区常营附近,一只鸵鸟在街上狂奔。
8 六爷养的鹩哥被摔死,埋鸟时体力不支,晓波伸出了一根手指将他拉起。
在片尾彩蛋中,对这一画面做了解释,晓波小时候摔倒,六爷伸出一根手指让他握住。说明晓波此时已经原谅了父亲。
另外,饰演上图中年轻六爷的佟磊,在《与青春有关的日子》里扮演了“冯裤子”,尖嘴猴腮常被人欺负,这个角色被有些网友怀疑是冯小刚年轻时代的写照。
9 据灯罩扮演者刘桦曾讲过灯罩的前史,他从小跟着六爷一块儿婚,是改革开放最先富起来的一群人之一,什么都干,后来赔了,什么都没了。
六爷把家里的房子腾了一间给他住,灯罩挨了城管一个嘴巴子,六爷替他出头,他的煎饼摊儿被收了,六爷说“再给你攒一个”。
老一辈的情谊,与之后晓波的室友眼见晓波有难,却不愿趟浑水、出手相救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六爷感叹现在的孩子“不仗义”。
10 六爷给养的鹩哥起名“晓波”,教鹩哥说话,叫自己“六哥”,其实也反映了六爷对儿子的拧巴感情:他无法扮演好一个父亲的角色,更希望能与儿子像兄弟一样相处。
整部电影中,晓波也没有叫过六爷“爸爸”,而是直呼其名“张学军”。六爷死后,他也养了一只鹩哥,教它说的第一个词就是“爸”,这份情感是别扭的,却很真挚。
11 片中,六爷两次向话匣子借钱,一次是为了保释入狱的兄弟,一次是为了解救自己的儿子。话匣子每次都说“我可没钱”,却转头就把钱借给他,哪怕自己“揭了老底儿”。
而六爷也从不说谢谢,话匣子借他八万救儿子,他就把房产证给了她;知道自己命不久矣,把保险单也给了她。
两次都是用报纸卷的,趁话匣子洗澡的时候扔下然后离开,两次话匣子都在唱《花房姑娘》。
12 片中出现了三次问路。
第一次是不懂礼貌的外地年轻情侣,被六爷教训了一通。
男孩扮演者是《龙门镖局》中的“陆三金”郭京飞。
第二次是彬彬有礼,却来者不善的龚叔,把六爷胖揍了一顿。
第三次是不羁摇滚中年向晓波问路,依旧不懂礼貌,弹球儿试图用六爷的方式教训他,却被晓波制止,说明代表 “老炮儿” 特质的粗暴,在晓波这里终结了。
摇滚中年的扮演者是唐朝乐队的丁武,摇滚界的“老炮儿”。
13 片中出现了三次强光。
第一次是六爷飙车初遇小飞。
第二次是在修车场,小飞用手电照着六爷的脸。
第三次是在小飞家,小飞拉开窗帘,六爷被阳光晃了眼。
每一次似乎都暗示着六爷在新兴势力面前,有些猝不及防,却强作镇定。
14 片中出现了三次鸵鸟画面,每一次都具有象征意义。
第一次看到鸵鸟,看门的对六爷说,“这位爷也是角儿,天天都得扮上”;
第二次,六爷一边喂鸵鸟,一边对鸵鸟说,有机会就赶紧逃出去吧,也是对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;
第三次,六爷已决意赴死,在路上看到鸵鸟出逃,一阵欣喜,因为面对未知的危险,他们都选择了捍卫尊严。
不过这只奔跑的鸵鸟其实是特技。
15 片中许晴唱了三次《花房姑娘》,每一次都穿着浴袍,目的自然是为了性感。
而《花房姑娘》也是许多人心目中的“摇滚老炮儿”崔健的代表作品。
16 张涵予平时保持着非常好的健身习惯,但为了“闷三儿”这个角色的视觉效果,全程都穿着特效化妆的道具——刀疤肌肉。
17 六爷、晓波父子喝酒的一段戏,冯小刚和李易峰是真的喝酒,最后几乎撑不住。
晓波指责六爷当初坐牢,扔下他和母亲不管,六爷流下了无助的眼泪。
影片最后当六爷拿出军大衣和军刀准备赴死时,也打开了衣柜深处隐蔽的妻子神龛,反映他其实多年以来都对妻子有愧。
六爷一开始喝的是兑着枸杞的白酒,晓波喝的是洋酒,喝到后面变成了晓波喝白酒,六爷喝洋酒,说明两人已经彼此接纳。
晓波对父亲由埋怨到和解,是全片的小高潮。晓波说以后想开酒吧,六爷说那就叫“聚义厅”,不放沙发,放太师椅,摆虎皮,门口要挑匾。
影片最后,也许是用六爷保险单的钱,晓波真的开了一家叫“聚义厅”的酒吧,完全如六爷所愿,也算是对“老炮儿”精神上的一种传承。
18 影片本身就是一场选角奇观。
既能看到冯小刚、张涵予、许晴这些实力派的重磅演出,也能看到一些戏份很少,却分量十足的配角:
比如上文提到的管虎媳妇梁静,演的灯罩媳妇,公交乘务员。
连奕明扮演的是六爷发达了的老友,洋火儿。
《解救吾先生》里和刘德华、王千源飙戏的于皑磊,在《老炮儿》中演了个小偷。
张译演了个平时趾高气昂、却在六爷面前蔫儿了的城管。
《疯狂的赛车》的导演宁浩,演了个卖小道消息的中介,还被警察摁倒了。
笑星梁天演的是六爷在木材厂的老友。
江珊演了个心血管内科大夫。
等等。
另一方面,管虎也引进了两名时下最热门的“小鲜肉”:李易峰和吴亦凡,来扮演两个最关键的年轻角色。
快男白举纲和TFBoys也打了个酱油。
导演本人其实并不理解这些年轻人的爆红,却也出于各种原因,采用了这些演员。
从某种程度上而言,影片的选角也是 “老炮儿” 们和 “小炮儿”们的一次联手,一次和解。
演技夯实的上一辈演员,和人气爆棚的鲜肉们,也在戏中擦出了奇妙的火花。
平心而论,《老炮儿》算不上完美。
它把“老炮儿”们刻画得太高大,对“小炮儿”们又理解得太刻板,以至于两代人都显得有些中二。
而且看完之后,本喵很想问,李易峰到底睡没睡吴亦凡的妞儿?不过这都不重要了。
但除了冯小刚导演的影帝级表演以外,影片中的许多细节也都值得玩味。
更重要的是,这确实是一部言之有物的电影。
虽然如今人们衡量对错的标准
已经与过去不同,
可又有多少人能像
这些顽固不化的老炮儿一样,
坚持只做自己认为“对”的事呢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